四月份依然忙碌,在教課、與學生互動的過程當中,我發現「聽」
舉個例子,上回在南部教到100多個髮型設計師,
課程中我扮演新規客(不是轉介,第一次進入店裡消費的陌生客戶)
設計師:第一次來嗎?
東明老師:對!
設計師:請問要做甚麼服務呢?
東明老師:我頭皮很容易出油,有甚麼方法可以改善呢?
設計師:你應該很久沒有洗頭了吧!我們先來洗頭!
東明老師:我每天都有洗啊!
設計師:怎麼可能?不然就是洗不乾淨,過來!我幫你看一下!
當下我差點笑到倒過去,你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回答很誇張,
也可能是學員被叫上台時太緊張才會有的「效果」!
這就是嚴重所在,當在不同場合下回答出來的內容會是這樣,
就表示已經成為「習慣」,很容易不經過思考及過濾,
開口前,關鍵三秒鐘….一秒鐘…二秒鐘…三秒鐘
頭腦開始判斷:
對方是誰(什麼身分、怎麼知道這裏的…等等)?
他想聽甚麼(為什麼回來、有什麼需求…等等)?
我該說甚麼(說該說的、不該說的千萬別說)?
再回答對方
之前的課程中,一位剛入行的室內設計師在課堂中提問:
如何讓客戶相信(買單)他?
我們往往都想要說服他人,告訴他們,這個東西很好很好,
開口前,關鍵三秒鐘….一秒鐘…二秒鐘…三秒鐘,頭腦開始分析,對方不接受的原因:
問答題-有什麼我可以再說明的地方?
選擇題-是因為A還是因為B呢?
延伸題-還是有甚麼其他我沒有注意到的問題?我可以協助
試著調整自己不要滔滔不絕的說,